- · 光子学公开课第二十六期|中国科学院张俊研究员:布里渊光散射及其研究进展[01/13]
- · 光子学公开课第二十五期|复旦大学晏湖根教授:二维材料的红外光谱研究[01/07]
- · 光子学公开课第二十四期|北京大学张青研究员、华中科技大学李德慧教授:荧光光谱技术与应用[12/24]
- · 光子学公开课第二十三期|浙江大学朱海明研究员:超快激光光谱及在光电转换研究中的应用介绍[12/18]
- · 光子学公开课第二十二期|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尧教授:单分子针尖增强光谱成像技术[12/08]
- · 光子学公开课第二十一期|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谭平恒研究员:拉曼光谱原理、技术及其应用[12/07]
- · 光子学公开课第二十期|大连理工大学赵纪军教授:第一性原理方法及其在二维材料研究中的应用[12/07]
- · 光子学公开课第十九期|华中科技大学邵明教授:半导体材料光电性质基础与测试分析[11/23]
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》(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000-0593,CODEN码:GYGFED,国内统一刊号:CN 11-2200/O4)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,中国光学学会主办,由钢铁研究总
...
李天初院士做光与计量的科普报告
发布时间:2018-09-06 17:41:34
6月23日下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李天初来到中国科技馆,应邀做了题为“激光推动国际基本单位量子化和中国计量院的应对研究”的科普报告,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、副馆长殷皓主持了报告会,中国科技馆馆领导、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15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。李院士在报告中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光学与计量的关系,讲述了有关时间计量的科学知识,包括从时间单位—秒由天文秒到原子秒定义的变迁历程,全世界统一的时间是如何产生的,存在的闰秒现象,基准原子钟是如何实现秒长基准,以及准确的时间频率在产业、科研及军事、国防等方面的重要应用,我国建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战略意义,以及长度单位—米是如何精确定义的,长度米与光学的关系等等。报告会后,听众与李院士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此次科普报告会是由中国科技馆和中国光学学会主办,是中国光学学会“国际光年在中国”院士专家讲科普活动的组成部分,旨在促进我国光学科学普及,使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光学知识,与光学相关的科技成果,提高公众光学科学文化素质。中国光学学会副秘书长张建萍陪同李天初院士出席了报告会。

报告会现场
此次科普报告会是由中国科技馆和中国光学学会主办,是中国光学学会“国际光年在中国”院士专家讲科普活动的组成部分,旨在促进我国光学科学普及,使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光学知识,与光学相关的科技成果,提高公众光学科学文化素质。中国光学学会副秘书长张建萍陪同李天初院士出席了报告会。

李天初院士做报告

报告会现场
上一篇:浙江省光学学会举办第七届公益科普夏令营
下一篇:“光与青春的交响”——2015国际光年大学生摄影比赛评选结果揭晓